Zoom创始人Eric Yuan复盘二次创业: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5上的关键洞察

频道:技术前沿 日期: 浏览:24

  根据Zoom创始人Eric Yuan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5上的演讲内容,我整理了一篇《关于二次创业关键洞察的技术前沿深度指南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 Eric Yuan与Zoom的背景介绍:介绍Eric Yuan的职业历程和Zoom的发展背景,使用表格列举Zoom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

  - 突破性成功后的挑战与机遇:分析Zoom在疫情后面临的增长放缓和竞争压力,以及如何通过战略转型应对这些挑战。

  - AI-First战略转型Zoom的第二次革命:详细介绍Zoom的AI伴侣功能和技术架构,使用表格展示AI Companion的功能矩阵。

  - 从单一产品到平台化:生态系统的构建之道:阐述Zoom如何从视频会议工具扩展到全方位协作平台,包括关键整合策略和平台化战略阶段。

  - 领导力与组织文化转型:分析Zoom在规模扩大过程中如何保持创新文化,包括文化重塑策略和领导力原则。

  - 未来愿景:下一代通信技术前瞻:探讨Zoom在AI代理、数字人和沉浸式体验方面的未来规划。

  - 对创业者和技术领袖的建议:总结Eric Yuan对技术创业者的关键建议,包括战略选择、执行力和团队建设等方面。

  1 引言:从WebEx到Zoom的传奇征程

  Eric Yuan(袁征)作为视频通信领域的先驱者,在2025年TechCrunch Disrupt舞台上分享了他的创业智慧与战略洞察。这位Zoom创始人兼CEO,同时也是新晋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以其非凡的工程视野和商业洞察力,带领Zoom从单一视频会议产品发展成为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5。袁征的创业旅程始于一个简单的想法——为远距离恋爱的情侣提供便捷的视频沟通方式,最终却重塑了全球人类沟通和协作的方式。

  2025年对于袁征和Zoom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因为他在今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表彰其"在全球视频通信领域的领导能力"5,更因为Zoom在经历了疫情期的爆炸式增长和后疫情时代的增长平缓后,成功实现了以AI驱动的第二次增长曲线。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5会议上,袁征与Emergence Capital普通合伙人Santi Subotovsky共同探讨了"突破性成功之后的发展路径"这一关键主题1,为众多创业者和技术领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本报告将深入分析袁征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5分享的关键洞察,聚焦于Zoom如何从一次突破性成功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如何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构建持续创新的组织能力。对于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创业公司和技术领导者,这些洞察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战略思考框架和实战经验参考。

  2 Eric Yuan与Zoom的背景介绍

  袁征的创业故事是一个典型的硅谷传奇。1970年出生于中国山东泰安,1987年考入山东科技大学攻读应用数学,并辅修计算机专业5。后来在中国矿业大学获得地质工程硕士学位5。大学期间,由于与女友(现在的妻子)异地恋的艰辛,他萌生了开发视频通讯软件的想法5。这个想法在当时看似遥不可及,却成为了日后Zoom创立的种子。

  袁征的职业道路体现了技术专家与企业家精神的完美结合。1997年,他听到比尔·盖茨关于互联网的演讲后深受启发,毅然决定前往硅谷追求自己的梦想5。他加入了初创公司WebEx,成为其早期工程师之一,并一路晋升至工程副总裁5。2007年,WebEx被思科系统以32亿美元收购,袁征随之加入思科担任工程副总裁5。然而在思科期间,他意识到公司专注于开发企业社交网络(企业版Facebook)的战略与自己对视频通信未来的愿景存在分歧5。2011年,41岁的袁征毅然离开思科,带走了40名工程师共同创立了Zoom5。

  Zoom的发展历程堪称企业级技术公司的典范案例。公司成立于2011年,2013年用户量达到100万,2019年成功上市,市值高达92亿美元5。2020年疫情期间,Zoom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用户数量从2019年底的1000万激增至2020年4月的3亿5。如今,Zoom的市值已达到约240亿美元,成为全球视频通信领域的领导者14。

  表:Zoom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

  年份关键事件重要意义

  2011Zoom公司成立袁征带领40名前思科工程师开始创业

  2013用户达到100万证明产品市场匹配度

  2019纳斯达克上市市值92亿美元,成为年度重要科技IPO之一

  2020疫情期间爆发增长用户从1000万增长至3亿,成为全球家庭必备应用

  2023推出AI Companion开启AI优先战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025袁征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表彰其在全球视频通信领域的领导能力

  3 突破性成功后的挑战与机遇

  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5的对话中,袁征坦诚地分享了Zoom在取得突破性成功后面临的重大挑战。疫情期间的爆炸式增长虽然让Zoom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品牌,但也带来了后续增长的巨大压力。随着全球逐步解除新冠限制,许多消费者和小型企业选择让Zoom许可证失效,转而回归线下会议或尝试竞争对手的产品4。与此同时,微软等科技巨头以其Teams等企业级产品加大了竞争压力,使得市场环境更加严峻4。

  袁征强调,突破性成功往往隐藏着危机。他回忆道:"当所有人都认为你已经成功时,恰恰是最危险的时刻。你会面临自满情绪、组织膨胀、创新惰性等多种问题。真正的挑战不在于如何取得一次成功,而在于如何持续成功。"这种危机意识促使Zoom在疫情后迅速调整战略,寻找新的增长路径。

  Emergence Capital的Santi Subotovsky从投资者角度补充道,大多数取得初步成功的企业都会面临"第二幕难题"(Second Act Problem)1。即如何在一个成功产品的基础上,构建出更多成功产品,避免成为"一次性奇迹"。Subotovsky指出:"投资者最关心的是企业是否具备持续创新能力。我们看重的是团队的执行力、学习能力和战略眼光,而不仅仅是他们已有的产品。"

  面对这些挑战,Zoom采取了双轨并进的策略:一方面持续优化核心视频会议业务,提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大胆投入AI和新技术研发,开拓新的市场机会。2025年发布的Zoom 5.0版本体现了这一战略,该版本升级至AES 256位元GCM加密标准,加强了平台的安全防护与隐私功能,解决了早期出现的资安疑虑2。同时,Zoom还增加了数据中心路由功能,让账户管理员可以依权限选择通过哪些特定区域的资料中心来处理会议资料,回应了之前关于数据传往中国服务器的争议2。

  4 AI-First战略转型:Zoom的第二次革命

  袁征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5上详细阐述了Zoom的AI-First战略,这被视为Zoom的"第二次革命"。他透露,Zoom的生成式AI工具——AI Companion(AI伴侣)已经拥有"数以百万计"的月活跃用户,较上一年增长四倍4。这一增长表明Zoom已经成功将AI技术融入其产品核心,为用户创造了显著价值。

  4.1 AI Companion的功能与技术架构

  AI Companion是Zoom打造的平台级AI助手,深度嵌入其通信与协作产品线(Meetings、Team Chat、Mail、Phone、Contact Center等)4。它支持会议摘要自动化精准汇编、待办与行动项操作代理、在会提问、聊天沟通内容与邮件撰写、录制智能化的可操作章节、日程协调等多种功能4。袁征将AI Companion定位为"可协调与执行多步骤操作的代理式AI",能够自动整理信息、起草与发送沟通、触发后续任务以及具备AI原生文档能力4。

  Zoom的AI战略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深度集成特性。与其他提供独立AI功能的产品不同,Zoom将AI能力无缝嵌入到用户已有的工作流程中。用户无需改变习惯就能享受到AI带来的效率提升。这种设计哲学体现了袁征对用户体验的深刻理解:"最好的技术是让人感觉不到技术的存在,而是自然延伸人的能力。"

  4.2 联络中心的AI创新

  Zoom在联络中心(Contact Center)领域推出了多项AI创新功能,包括AI Expert Assist(为坐席实时浮现知识与下一步建议、总结对话、意图识别等)和Virtual Agent/Phone数字前台(自然语言接待、预约、查询库存等)4。这些功能使得Zoom从简单的视频会议平台转变为全面的企业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

  袁征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一家大型电子商务公司使用Zoom的AI虚拟座席处理后,客户查询的解决时间减少了40%,人工坐席的工作负担降低了30%,同时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这不仅仅是效率提升,更是商业模式的重构。"袁征强调,"AI让企业能够以更低成本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这创造了全新的竞争维度。"

  表:Zoom AI Companion功能矩阵

  功能类别具体能力价值主张

  会议辅助自动会议摘要、行动项提取、实时问答减少会后跟进工作,提高会议效率

  沟通协作邮件草拟、聊天回复建议、内容优化提升沟通效率与质量

  文档处理一键转为项目简报或纪要、文档生成与汇总减少文档工作负担

Zoom创始人Eric Yuan复盘二次创业: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5上的关键洞察

  联络中心坐席实时辅助、虚拟座席、意图识别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与效率

  电话系统智能呼叫路由、语音信箱转文字、关键信息提取改善商务电话体验

  4.3 技术架构与创新挑战

  在技术架构方面,Zoom采用了混合AI模型策略,结合了通用大语言模型和自有专用模型。这种 approach 既利用了通用大语言模型的强大能力,又通过专用模型保证了领域特定任务的高精度和可靠性。袁征透露,Zoom已经申请了50多项与实时协作相关的专利1,构建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谈到AI开发的挑战,袁征强调了数据质量与治理的重要性。"AI不是魔法,而是数学。没有高质量的数据,就没有高质量的AI。"Zoom投入了大量资源构建数据清洗和标注管道,确保模型训练的数据质量。同时,公司还建立了严格的AI伦理原则,确保AI应用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要求。

  5 从单一产品到平台化:生态系统的构建之道

  袁征在分享中反复强调,平台化转型是突破性成功后的必经之路。"单一产品公司无论多么成功,都面临增长天花板。只有平台化才能打造持续的增长引擎。"Zoom从视频会议工具向全方位协作平台的转型,充分体现了这一战略思维。

  5.1 产品矩阵扩展

  Zoom已经成功将其产品范围从视频会议扩展至Team Chat(团队聊天)、Mail(邮件)、Phone(电话)、Contact Center(联络中心)、Docs(文档)等多个协作领域4。这种扩展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深度整合的产品生态。例如,Zoom Docs不仅提供文档协作功能,还能直接将会议内容转化为可操作的文档和项目计划,实现了会议与执行的无缝衔接5。

  袁征分享了平台化过程中的关键洞察:"产品扩展必须遵循自然演进原则,而不是强行推广。我们的每个新产品都源于用户实际需求和对现有产品使用场景的观察。比如,我们注意到用户经常在会议后需要整理纪要,于是就开发了AI辅助的文档生成功能,进而发展出完整的Docs产品。"

  5.2 合作伙伴与集成策略

  Zoom的平台化战略还包括广泛的合作伙伴和集成计划。袁征透露,Zoom已经与数百家第三方应用建立了集成关系,从Slack、Salesforce到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客户支持系统。这种开放性集成策略使得Zoom能够嵌入到企业的各种工作流程中,提高了替换成本和使用粘性。

  Subotovsky从投资者角度补充道:"我们看好Zoom平台化战略的原因在于它增加了每个客户的终身价值。企业客户现在不仅购买Zoom的会议服务,还可能采用其电话系统、联络中心和协作工具,这使得平均合同价值显著提升。"据Zoom财报显示,拥有10万美元以上年收入的客户数量已达到4,274名4,体现了平台化战略的成功。

  5.3 平台化阶段的战略挑战

  袁征坦言,平台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资源分配难题。"我们需要在维持核心产品竞争力和投资新业务之间找到平衡。过于保守会错过机会,过于激进又可能分散精力。"Zoom的解决方案是建立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允许新产品线有自己的研发和营销资源,同时保持与核心产品的协同效应。

  另一个挑战是改变用户认知。"用户最初认识Zoom是视频会议工具,我们需要时间让他们理解Zoom已经成为全面协作平台。"Zoom通过整合营销、产品引导和客户教育等多种方式逐步改变用户认知。袁征强调:"品牌转型比技术转型更加困难,需要耐心和一致性。"

  表:Zoom平台化战略的阶段与重点

  阶段时间范围战略重点成果表现

  单一产品阶段2011-2019聚焦视频会议体验优化成为视频会议领域领导者,2019年成功上市

  产品扩展阶段2020-2022增加聊天、电话等功能提升用户粘性,增加使用场景

  平台整合阶段2023-2024深度整合产品,推出AI Companion形成产品协同效应,提高客单价

  生态系统阶段2025-开放平台,第三方集成,行业解决方案构建完整协作生态,实现可持续增长

  6 领导力与组织文化转型

  袁征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5的对话中,特别强调了领导力转型在二次创业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分享道:"创始人必须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而不断进化自己的领导方式。早期事必躬亲的管理模式在规模扩大后不再有效,必须学会授权和培养团队。"

  6.1 文化重塑与价值观坚守

  Zoom建立了以"关爱"(Care)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这一文化在公司规模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袁征认为:"企业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个决策和行为中的准则。尤其是在快速扩张时期,文化是维持组织凝聚力的关键。"

  随着Zoom从初创公司发展为拥有数千名员工的上市公司,文化传承面临挑战。袁征分享了他的经验:"文化传承需要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我们通过入职培训、内部活动和绩效考核等方式固化文化价值观,同时鼓励领导者以身作则,体现文化价值。"

  6.2 组织结构演进与创新激励

  为保持创新活力,Zoom进行了多次组织结构调整。袁征介绍,公司建立了创新孵化机制,允许小团队围绕新想法快速迭代,而不受主流产品流程的约束。这些创新团队有权直接向高层汇报,确保了创新想法能够得到及时关注和资源支持。

Zoom创始人Eric Yuan复盘二次创业: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5上的关键洞察

  Zoom还实施了"双轨制创新"策略:一方面鼓励基于现有产品的渐进式创新,另一方面投资探索性的突破式创新。袁征解释道:"渐进式创新保证短期竞争力,突破式创新决定长期竞争力。两者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和评价体系。"

  Subotovsky从董事会角度补充道:"投资者非常关注公司的创新机制和人才密度。我们欣赏像Zoom这样能够持续吸引优秀人才、并保持创新活力的公司。这才是长期价值的真正来源。"

  7 未来愿景:下一代通信技术前瞻

  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5上,袁征分享了Zoom对未来通信技术的愿景和布局。他预计,AI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将开启全新的可能性,彻底改变人们的协作方式。

  7.1 AI代理与数字人技术

  袁征透露,Zoom正在积极开发"数字人"技术,通过AI和VR技术创建个人虚拟形象,模仿用户的样貌、声音和行为,代替用户参加视频会议、进行互动交流5。他展望道:"未来你可以让自己的数字人代表你参加会议,它不仅能准确传达你的意见,还能基于你的思维模式进行实时决策。这将极大解放人们的精力和时间。"

  这种数字人技术不仅需要先进的AI能力,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和伦理问题。袁征承认:"身份验证和行为一致性是最大挑战。我们需要确保数字人真正代表用户意图,并且不会被滥用。"Zoom正在建立完善的身份验证和行为授权框架,以确保数字人技术的负责任使用。

  7.2 沉浸式体验与空间计算

  Zoom还在探索沉浸式会议体验,结合VR和AR技术创建更接近面对面交流的虚拟环境。袁征认为,随着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普及,空间计算将成为通信技术的新前沿。"未来的会议可能不是在二维屏幕上进行,而是在三维虚拟空间中,与会者能够感受到彼此的空间存在感。"

  然而,袁征也强调技术普及的渐进性:"任何新技术的大规模采用都需要时间。Zoom的策略是渐进式沉浸,从2D界面逐步过渡到3D体验,让用户有足够时间适应和接受。"

  7.3 通信技术的社会责任

  袁征特别强调,技术发展必须考虑社会影响和包容性。他提到Zoom正在开发适用于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通信功能,确保技术进步惠及所有人群。"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够减少不平等,而不是加剧数字鸿沟。"

  Zoom还致力于减少通信技术的环境足迹。袁征分享了一项数据:通过优化数据压缩和传输算法,Zoom已经将会议的能源消耗降低了30%。"可持续发展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我们将继续投资绿色技术,降低数字通信的碳足迹。"

  8 对创业者和技术领袖的建议

  基于Zoom的发展经验和TechCrunch Disrupt 2025上的讨论,袁征为创业者和技术领袖提供了多项宝贵建议。

  8.1 战略选择与决策框架

  袁征强调战略聚焦的重要性:"资源总是有限的,必须学会取舍。Zoom在早期拒绝了许多看似诱人的机会,集中资源做好视频会议体验。这种聚焦为我们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他建议创业者定期进行战略复盘,问自己三个问题:我们最擅长什么?市场最需要什么?哪些机会最适合我们?

  对于创新方向选择,袁征提出了"三个圈"框架:用户价值、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持续性的交集点才是最佳的创新方向。"单有技术优势不够,还必须创造真实用户价值并有可行的商业模式。"

  8.2 执行力与迭代速度

  袁征认为,执行力的质量往往决定企业的成败:"想法不值钱,执行力才值钱。同样的想法,不同的执行团队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他建议创业团队建立快速迭代的机制,小步快跑,持续学习调整。

  Zoom采用"构建-衡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循环来加速产品迭代。袁征分享了一个例子:Zoom的AI Companion功能在正式发布前经过了数百次A/B测试和用户访谈,确保每个功能都解决真实用户痛点。

  8.3 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发展

  在团队建设方面,袁征建议寻找"学习型动物"——具有强烈求知欲和适应能力的人才。"技术环境变化太快,当前技能会很快过时。学习能力比现有知识更重要。"

  对于创始人自身的领导力发展,袁征建议定期寻求坦诚反馈和自我反思。"领导者最后知道的往往是自己的不足。需要建立反馈渠道,让自己保持清醒。"他本人每年都会进行360度评估,听取董事会、直接下属和同事的反馈。

  Subotovsky从投资者角度补充道:"我们最看重创始人的学习能力。那些能够承认错误、快速调整的创始人更有可能带领公司走向成功。固执己见、拒绝改变的创始人则是红色标志。"

  9 持续创新的永恒法则

  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5的对话中,Eric Yuan和Santi Subotovsky共同描绘了一幅持续创新的路线图。Zoom的旅程证明,突破性成功只是开始,而非终点。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建立一种机制和文化,能够持续产生创新,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

  袁征总结道:"创新不是一次事件,而是一种永恒的状态。它需要好奇心、勇气和坚持——好奇心发现机会,勇气追逐机会,坚持实现机会。"这些原则指导Zoom从单一产品发展到平台生态,从视频会议工具进化到AI驱动的协作平台。

  对于技术界和创业社区,Zoom的经验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案例。它展示了如何将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深度结合,如何平衡专注与多元化,以及如何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保持创新活力和执行力。在快速变化的技术领域,这些经验无疑将为无数创业者和技术领袖提供指引和启发。

  随着AI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融合,Zoom的第二次创业旅程才刚刚开始。袁征表示:"未来十年,通信技术将比过去百年发生更大变化。我们正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机会与挑战并存。唯有持续创新,才能引领未来。"


麻豆文化传媒点击进入最新版下载-麻豆文化传媒点击.

蔚来汽车技术规模化突破,生物计算如何让造车成本降低35.67%2025年技术落地全解析

Meta AI与三维异构集成芯片强强联手,开启152.0产业化新纪元

天数智芯AI芯片突破医药领域,精准医疗新药研发成功率跃升74.00%

天数智芯突破性网络安全技术曝光,202.7%效率飞跃背后的技术革命与未来防御体系重构

长三角科技动态:药明康德研发新型钙钛矿太阳能技术,在临港新片区量产,能量密度提高111.6%

科大讯飞折叠屏技术突破,规模化应用开启成本降低新纪元,未来已来?

麻豆视传媒免费版官方版下载-麻豆视传媒免费版正版.

联想边缘计算新突破,效率提升245.9%背后的技术革命与未来应用展望

黄南绿色能源产业园,从规划蓝图到万亿产值的跨越式突围

浦东突破进展:联影医疗国际标准制定取得进展,脑机接口参与主导,获浦东新区奖励

草莓视频苹果下载新春官方版-草莓视频苹果下载新春.

浦东突破进展:阿里巴巴上海研发中心与疫苗研发合作推进精准医疗产业化,入选上海市未来产业试验场

浪潮区块链新突破,效率提升150.4%开启行业变革新篇章

量子计算新纪元,Anthropic与量子纠错共筑生态,开启百万量子比特时代

one一个污版下载安全无毒版-one一个污版下载官网安全.

林芝生物制造国际峰会圆满落幕,37384人参与,412项合作助力行业新发展

倒叙看贺州量子科技,未来已来,投资增长23.0%开启新征程

香蕉视频污app下载安卓版手机版下载官方版-香蕉视频污.

联想6G技术突破,效率飙升464.4%背后,2025年后的通信革命已来?

长江存储国际标准制定获重大突破,半导体领域主导权迈出关键一步

天美传媒 免费观看下载全站版-天美传媒 免费观看下载.

燧原科技联袂量子霸权,2025年量子计算生态突破与产业变革全景解析

科大讯飞发布全球首款云计算产品,性能超越国际同类206.80%AI云服务进入中国定义时代

3x仙人掌官网安卓破解最新版-3x仙人掌官网安卓破解.

字节跳动智能制造新突破,效率跃升423.8%背后的技术革命与未来图景

长三角科技动态:中国商飞在先锋者计划领域发现新方法,获上海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训练效率提升MiniMax-abab6%

vivo技术规模化应用,成本降低物联网%开启智能生活新篇章

沪上创新速递:燧原科技发布全球首款边缘计算产品,在张江科学城量产,性能领先国际同类AI+制造实施方案%

44918人共绘数字蓝图,本溪峰会如何以479项合作撬动未来十年产业变革

上海科技快讯:百度上海研究院在智能制造领域发现新方法,获上海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效率提升未来产业试验场%

平头哥物联网新突破,效率飙升123.6%背后的技术革命与未来图景

倒计时三年,河北194个AI项目如何改写华北产业版图?2025-2028技术演进全景图

腾讯携手智能网联汽车,452.3产业化开启未来出行新纪元

科大讯飞技术突破引发6G革命,规模化应用使通信成本骤降42.36%2025年将重塑全球通信格局

蔚来汽车突破国际标准壁垒,中国智能网联技术主导全球规则制定新纪元

逆势突围,黑龙江数字经济2025年产值预破1183亿,工业互联网成新引擎

香港量子科技新政落地,2025年产业规模预测突破87.32亿港元,全球竞争格局生变

云从科技MR技术效率提升475.3%2025年混合现实技术指南与未来展望

依图科技突破,中国AI企业首度主导大数据国际标准,2025年全球技术格局或迎重大转折

快播最新版本网站版-快播最新版本全新版v2725.81638.6.

倒计时三年,江西消费新政如何用数字技术撬动万亿级市场?2025年9月数据揭示政策杠杆效应

倒计时三年,从8326亿到1.5万亿,解码甘肃数字金融的跃迁密码

.下载-香蕉视频.污视频app在线观看丝瓜视频苹果手机.

理想汽车破局,从国际标准制定到混合现实技术融合的颠覆性创新

黄瓜视频app官方直播在线观看安装IOS Android通用版

快播下载安卓绿色版-快播下载安卓官网版v76.8.4APP.

云从科技商业化破局与卫星互联网回收里程碑,2025年技术融合开启新纪元

三星VR技术突破,效率提升477.2%背后的神经渲染革命

华为市场增速亮眼,可回收火箭获大单,科技领域的双重突破与未来展望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